close

2005.08.12  中國時報

砸千金卻只能推四兩

李紀珠(作者為國民黨籍立法委員)



為保經濟成長率達百分之四以上,政府日前再度祭出七大振興經濟方案,其內容仍不脫公共建設支出、擴大BOT、三千億優惠房貸等。估不論備受批評的政府支出執行率可否提升,光看其內容,即可知又是「砸大錢,一次性,救急經濟措施」的舊思維。尤其對照近來,政府才以財政惡化為由要求加稅之情景,卻仍以「砸千金卻只能推四兩」的財經政策來推動經濟成長,更突顯政府財經政策未有整體規畫,並可預見的我國財政勢將更加惡化,而經濟亦將更僵化。



近年我政府支出與經濟效益具有幾個特色:首先,政府支出乘數效益下降;由於我政府投資支出佔我國GDP比例非常低,因此,單靠政府支出來帶動經濟成長的效益非常小,而是需藉由政府投資增加,來帶動佔我國GDP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間投資、消費及外人投資等一起成長,才能發揮效益,亦即政府投資需發揮的是「點火效應」。惟近年來我政府投資多淪於選舉式思維,既無整體規畫,亦缺乏投資效益分析,因此,總是淪為「花千金卻只拉四兩成效」的財經政策。



其次,政府近年高度舉債的結果,讓我國政府財政急遽惡化,利息支出已居政府財政支出近百分之十,二○○三年已達一百一十五億,為亞洲四小龍中最高。而由近月餘,政府為增加稅收,提出最低稅負方案,即使順利通過,依財政部說法,亦只能增加幾十億的稅收來看,政府若持續再以「花大錢卻收益小」的財經措施來提振景氣,不但將更加速我財政惡化,亦將更僵化我政府支出的彈性及經濟活力;更何況若為維持每年這樣的刺激措施,政府將持續砸錢,我財政受得了嗎?



因此,政府應轉換思維,以一個能帶動經濟良性循環的「四兩撥千金」財經政策,來取代此種「一次性」、「花千金卻只推了四兩效益」的財經政策,方可在持續發揮經濟成長效益的同時,亦改善政府財政。而在眾多具此種特質的財經政策措施中,兩岸經貿關係的理順,應具有相當乘數效益。



單以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來論,根據我國觀光協會估計,若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若以一年一百萬(香港二○○四年,大陸總旅客一千二百二十五萬人,其中個人旅客四百二十六萬),則每年可創造旅遊業五百億產值,若含餐飲、零售、交通等間接效益,則有一千億以上的產值,並可創造至少一萬人的就業;且此效益遠高於政府投入巨大支出才增加的產值效益,而其為與不為只在政府一念之間,無需政府太多的投入,且此政策一旦開放後,政府不需持續性的投入,卻可產生持續性的經濟效益。



此外,當兩岸經貿關係理順,影響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含外人投資、國內投資、國人消費等,亦將會有正面的效益。畢竟近年來,因政府在兩岸經貿政策上之封閉及台灣經濟邊緣化的壓力下,民間對未來信心不足,致消費趨於保守,投資僅限極少數產業,而外人投資亦不斷下降,今年貿易順差,更將創歷史新低,出口成長亦是亞洲四小龍中最低的;若政府能在兩岸經貿互動中,幫台灣經濟找出一個更大迴避空間,相信有助於國人及外國人對台灣經濟信心的恢復,而使台灣經濟走向良性循環,達成持續成長的經濟目標。



在我國財政已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政府已不再適合推出「砸千金卻只能撥四兩」的財經政策,而應為台灣經濟找出一個更大的迴避空間。以「投四兩卻能撥千金」的財經政策,讓台灣經濟產生自發性良性循環的動力,方是長久之計。



-----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Starshit 的頭像
BiStarshit

BiStarshit

BiStarsh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