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C該有多少銀彈? 誰來監督?
【聯合報/林如森/立德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台南市)】
2007.01.15 03:33 am
力霸風暴剛發生時,行政院政務委員林錫耀指出,金融重建基金(RTC)現有規模只剩四百億元,缺乏籌碼與「子彈」解決問題金融機構。這話一出,果然中華銀行就發生擠兌。
值得深思的是,到底要給多少「武器」(多少錢),政府才有辦法處理有問題的金融行庫?給了錢誰來監督?
還記得,在李庸三當財政部長時,RTC的規模一度喊到上兆元,這麼多錢怎麼來?有什麼機制監督?會不會人謀不臧?這些疑慮未除,在野黨立委不讓它擴大,是有道理的。
事實上,RTC不被信任,其來有自。當年政府指定銀行接管卅六家經營不善的農漁會信用部,就傳言很多農會感覺資產被銀行壓低,因為資產壓得愈低,銀行獲RTC補貼愈多;其次,有些農會的資金缺口,卻被誇大;例如,台南縣南化農會資金缺口為一千四百多萬元,但RTC給付給銀行的卻多於數倍。
在資產方面,有些農會大樓市價二、三千萬元,被銀行接管後不到一千萬元;七股農會一輛六年車齡的賓士車銀行只估一元;而位於台北市精華區的松山農會信用部,竟可不用競標,就直接指定民營銀行接管。這些情況,當時在野黨立委也曾提出質詢,但就像「狗吠火車」一樣,始終看不到透明化;到底在野黨及民意代表的監督、制衡功能在那裡?政府政策及行政機制,如果不能獲取社會大眾的信任,還要怪罪在野黨不給「武器」,那就不對了。
如今,RTC處理中華銀後,子彈也沒了,想要獲取更多子彈,恐怕要先重建社會大眾的信任,才有辦法擴大規模。
過去RTC在財政部時代成立,主委是財政部長,其他委員都是內聘,財政部幾乎可以絕對控制(後來改為金管會管轄組織架構也沒變),它不像國安基金組織架構,由立法院派委員擔任。比起RTC,國安基金有民意基礎來使用公共資金,委員會之獨立性、透明度與可信賴度,都比RTC好。在這種機制下,RTC處理中興銀、中華銀,如果像是「肉包子打狗」,有哪些機制可以懲處相關人員呢?
至於要給RTC多少「武器」,才能解決後續幾家的問題銀行?這恐怕是見仁見智;個人認為,政府如果老是抱著銀行不倒的神話,以劣幣逐良幣,那麼,再多的資金也沒辦法滿足需求,且以納稅人的錢處理這些爛頭寸,是不公不義的作法。
【2007/01/15 聯合報】
=============
女馬白勺!沒有不吃屎的狗啦~
中華銀行擠兌的每天金額都能成波動數字!0n2...銀行不素全面電腦化惹嗎?不素每天都要關結帳清楚的嗎?數字一兜不攏就得雞飛狗不跳的抓帳嗎?可以有超過40億這種誤差出現?e04!混水摸魚喔?(﹟/  ̄皿 ̄)╱ ╩══╩
真素更營養大雞排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