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07.01.16
移送「非急件」讓王又曾跑了
曾薏蘋、林諭林/台北報導
力霸集團創辦人王又曾在集團出事前離境,檢調及金管會被外界質疑,一個吃案,一個怠惰,雙方互動,成為最大漏洞。
昨天在立法院,兩單位對移送力霸相關案件的次數,各說各話,已辭職的金管會主委施俊吉坦承,將相關移送案件用一般公文發函調查局;立委則質疑,這是導致調查局沒有急速辦理,讓王又曾逃脫的主因。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及法制委員會,昨日分別有立委追究王又曾脫逃成功的原因。剛辭職獲准的金管會主委施俊吉,在財政委員會答覆國民黨立委邱毅質疑時坦承,去年十一月發現中華商銀常務董事王又曾涉嫌違反銀行法,發函檢送告發書及相關卷證資料給調查局,是用一般公文形式。
邱毅指出,若當時金管會用急件發函調查局,調查局就會有警覺性,不會到去年十二月一日才發交台北市調處調查,不得不讓人懷疑,金管會有人內神通外鬼,用這種技術性方式,讓重大經濟罪犯脫逃。
他又舉例,友聯產物保險非法融資案,金管會去年十一月十五日檢送告發書及相關事證給調查局,認為友聯產物交易異常,調查局即發交北機組,查證後發現有具體不法事實,今年一月初報請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偵辦。
他說,莊正是金管會的駐會檢察官,十一月金管會就發現友聯不法,應該直接報請駐會檢察官偵辦,怎麼會先發函調查局,再轉北機組,最後案子才回到莊正手裡,前後經過一個多月,王又曾早就跑了,設駐會檢察官不知要幹什麼。
此外,有關移送力霸相關案件,金管會及調查局的次數有出入,引發各界質疑,調查局副局長吳瑛昨天表示,調查局去年十一月,的確兩度接獲金管會移送力霸集團相關資料,並非外傳三度接獲資料,但案件不可能馬上釐清,「就算知道(王又曾)要出境,沒有具體東西還是不能境管。」
不過,吳瑛說法引發在野立委批評,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既然金管會在去年十一月十五日、廿三日已經移送資料給調查局,「沒有動作代表調查局不行嘛!」「大家不應罵施俊吉,應該罵調查局嘛!」
吳瑛說,王又曾出境,調查局確實不知道,但目前相關公司都在清查,只要有具體事證一定偵辦到底,例如力霸集團相關人士自一月六號遭到境管,也是調查局提出,目前受境管人員已達四十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