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5.08.22  中國時報

民眾捐款閒放國庫 內傷信心外傷形象

林倖妃/台北報導



南亞大海嘯發生後,政府主動募款獲四億多元,至今卻仍在國庫內。民間團體認為,募款倫理首重誠信,目前表現恐失信於民。柴松林教授也抨擊政府行動遲緩,人道救援應在最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如今卻一拖八個月,不僅傷害本國人對政府募款的信心,也影響我國國際地位。



新聞局發起的「明天過後:一萬個希望」一個晚上募得四億七百萬元,如今卻一毛都未撥出,不少團體獲知後大呼「太離譜」。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公益社團秘書長大搖其頭表示,募款講求「誠信」,是募款機構對捐款人的承諾,必須負起責任。新聞局大張旗鼓對外募款,八個月後仍未兌現,對當初熱血沸騰掏腰包的捐款人是相當大的傷害。



另一位社團代表也說,「募款倫理」是,答應案主的事一定要實現,但事發至今已快滿一年,錢卻還沒撥出,恐有違誠信原則,才會令家扶基金會和世界展望會緊張萬分。尤其該案屬國際合作案,台灣可能失信於國際社會。



柴松林直言,他個人參與任何慈善活動,堅持錢絕不交給政府,政府不但行政效率太慢,行政費用編列也太高。此次南亞大海嘯募款到現在錢還在口袋中,開啟最壞示範,不僅讓捐款者沮喪、南亞當地人失望,受委託機構信用也因此遭破壞,最嚴重的是政府「失信」,以後沒人敢響應政府募款。



對台灣的國際地位影響更深遠,柴松林剖析,台灣捐款遲未送出,國際社會會認為台灣未盡到力量,聲望自然降低。國內發生九二一大地震時,連沒邦交的土耳其和俄羅斯都伸出援手,若台灣未適時發揮人道主義精神,勢必影響未來國家彼此間互助合作。



-----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Starshit 的頭像
BiStarshit

BiStarshit

BiStarsh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