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5061900238,00.html
2005.06.19 中國時報
施政三化,人民嘗苦頭
楊國柱
這幾天南台灣淹大水,民眾苦不堪言,據資料顯示自精省迄今,只要再區區幾億甚或幾千萬元的預算,加強河川疏浚、抽水站等防洪工程,即可大幅降低水患,惟政府並未如此做。有評論指向民選首長喜歡經營表面功夫,只做地表硬體,不願做地表下看不到的建設。聽聞如此評論,對於我這位被大水圍困在校園兩天一夜的老師而言,真是心有戚戚焉。
事實上,民選首長施政潛藏的問題,何止上述一端,而施政的表面化、活動化與人情化,是主要原因,筆者願就就此提出看法,供國人思考。
首先,是施政的活動化。自中央至地方,三天一小活動、每週一中型活動、每月一大型活動,每位公務員都被要求或被訓練成公關公司的活動企劃或執行人員,小自地方性的工程落成剪綵、集團結婚、河堤彩繪,大至全國性博覽會、元宵花燈展、放天燈、音樂節及煙火節等等,公務員執行不力會被斥責,執行有功可因此升官。至於公務員真的「朽木不可雕」的話,也可請專業的公關公司代勞。
筆者服務過的台北縣政府,就有一次為了贈送一箱魚苗給九二一震災受害的南投縣政府,而委由公關公司規劃舉辦「內山姑娘欲出嫁」贈送儀式活動,據說總費用就花掉近兩百萬元。一個十萬元就可辦成的儀式,竟花掉數百萬元,當然活動過程上電視新聞了,只要讓大家知道縣府有做事(即使極為不符效益),人民的血汗錢又算什麼,這也可以看出為何台北縣政府自民國八十六年尤清卸任移交一百多億元給接任縣長,現在竟然負債六百億的端倪。
其次,是施政人情化,尤其民進黨執政後更變本加厲。近五年來中央政府大幅增加總統府資政、國策顧問及行政院顧問等職銜編制,幾乎筆者所認識曾擔任過地方民代或民進黨地方黨職的朋友,名片遞出來頭銜都至少是行政院顧問,雖然不一定支薪,但給了頭銜就好像綁了樁,選舉到時很管用。當然懂得此門道者,地方首長也不遑多讓。
台北縣政府就在筆者卸任文化中心主任之後,將文化諮詢委員分類成一般文化諮詢委員、客家文化諮詢委員及文獻諮詢委員,委員名額由十五位擴增為六十位;縣政顧問則早於新縣長接任時,員額由二十幾位增加為百位,國中小學畢業生縣長獎更由每年級一位增加為每班一位。舉辦活動時首長不厭其煩地與民眾合照,並要求公務員將照片加框後,親自送到民眾家裡,這一送不但公務員算出差,如果派遣公務車,司機也要出差,支領出差費,如此這般不計成本做人情,說穿了一切還不是為下次選舉鋪路。
最後,是任內無法完成的建設就不做,只收割而不播種。回顧以前台北市長黃大洲任內規劃興建捷運系統、市民大道、大安森林公園等,留給接任市長陳水扁收成剪綵,而前台北縣長尤清則規劃興建板橋新站特區、鶯歌陶瓷博物館、八里十三行先民博物館及淡水河系沿岸七百甲河邊公園綠地等,留給蘇貞昌完成剪綵。黃大洲造就了陳水扁,尤清造就了蘇貞昌,但最後黃與尤在政治前途上都沒有得到好下場。大家都只知感謝提供乘涼者,但卻早已忘了種樹的人。
類此案例都影響了日後民選首長的施政規劃思惟,亦即凡是任期內不能完成的建設一律取消計畫或不許規劃,不管這些建設對當地的日後發展有多重要、多深遠。施政的表面化、活動化與人情化,帶來後果是債台高築、預算使用無效率,以及各項施政優先順序與輕重緩急亂了套。
平心而論,今日台灣政府施政的注重表面功夫,甚至活動化、人情化,除了執政者該檢討之外,選民其實也要負很大責任。由於我們民眾的善良、健忘、好欺騙、容易健忘、又喜愛聽簡單的政治口號,不願接收較詳實複雜的資訊,無法明辨施政的好壞,因此每次選舉常讓投機取巧、不務實的政客機會,導致國家與地方發展就這樣給犧牲掉了。
現在不該縮水的荷包卻縮水了,不該泡水的家園竟泡水了,還規劃要加稅,能怪誰呢?
(作者為興國管理學院資產管理系助理教授、前台北縣立文化中心主任)
友善列印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