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楊冬青、苗君平
台中航空站去年三月從台中市水湳遷到台中縣沙鹿鎮清泉崗,雖號稱「第三國際機場」,但沒有定期國際航班起降,再加上來往台中市區不便,使原來的國內航線乘客流失。沙鹿鎮長蘇麗華感嘆,這好像上身西裝下身短褲,「只做半套、如何能見人」。
台中航空站位在清泉崗空軍基地一角,雖兌現總統陳水扁第三個國際機場的政見,但草率、將就的機場,人員、設備簡陋,與桃園中正機場、高雄小港機場有天壤之別。
小小的台灣,之所以有那麼多機場,都是拜選舉支票所賜。除了台中,陳總統也在老家台南縣許諾了一座「南部國際機場」,地點選在台南縣七股,還一度引起台南市的醋意。
清泉崗機場停機坪狹窄,航空站人員形容就好像「大貨車要進小型停車場、必須將小車全部駛出」,國內航線飛機須先離場,才能供國際包機起降,而至今這個「國際」機場,仍無國際航線飛機定期起降。
不僅如此,國內航線的固定乘客也流失。台北—台中線原被視為黃金航線,立榮航空公司早年每天廿多班次;搬遷後搭乘人數大減,去年七月立榮乾脆取消這條航線。現只有華信航空經營,今年上半年平均載客率百分之四十八點一,只比台東線多一點。
立委沈智慧表示,以前她每天搭機來回台北、台中,好像在家裡打轉,現在台中市區搭車到清泉崗,不塞車也要四十分鐘,更糟的是現在為軍民共用跑道,有時飛機離開停機坪,還要在跑道等待二、三十分鐘,非常浪費時間。家樂福量販店中區經理詹玲珠說,「只有傻瓜才會搭飛機到台北」。
台中縣政府交通局長張大春表示,台中航空站遷移,只為「兌現政治人物的政見」,急就章的結果,只會淪為形式,民眾未蒙其利反受其害。
【2005/08/09 聯合報】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