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張念慈】
曾對生態工法寄予厚望,也投入無數心血打造新竹尖石原鄉那羅部落的居民而言,實在很難相信,去年艾利颱風輕易就毀掉他們的家園希望,「我們的淚水,到現在都還沒乾。」
位於那羅溪和支流野溪交會處的那羅部落,經常遭土石流的威脅及危害。三年前,農委會水保局和經濟部水利署選定那羅溪為野溪整治示範點,投資近億元以生態工法整治,並在溪畔設那羅休閒農業園區;想馴服洪水之餘,又發展休閒觀光。
那羅溪上游的支流,兩側山坡地常於豪雨後發生土石流,泥漿石塊順水而下,堵塞水道,威脅民居和道路安全。水保局就地取材築堤,在支流與那羅溪交會口規畫親水公園、建拱橋與親水步道。治溪工程原本今年第四期工程後可成為完整的休閒帶,沒想到艾利颱風沖毀了夢想。
目前的那羅,滿目瘡痍。休閒區入口的那羅大橋,因為洪水沖下的土石,使橋面幾乎和溪床平高,精心規劃的詩人步道已流失,自行車道斷毀。溪中護育有成的苦花魚,如今全無魚蹤,園區種的香草、山藥也全數流失。
尖石鄉長雲天寶說,近億元工程費不算少,但主辦工程單位可能低估了野溪的破壞力。加上那羅溪上游建的主壩還來不及做就遇到颱風來襲,大小野溪全都匯聚到那羅溪來,溪水無法宣洩,才會造成重大損失。
經營山藥林香草區的泰雅族原住民李鳳蘭說,阿扁總統災前曾來過,現在土石埋掉了夢想中的王國,幾年心血已全部付東流。
雲天寶說,水保局粗估復原經費約需六千萬元;有了去年颱風的教訓,水保局這次重新計算洪水量與土石量,計畫將大水沖刷下來的土石移往河道旁邊,填高部分溪床,加寬河道,加高堤防,慎重考慮工法,以保障居民的財產與安全。
【2005/08/11 聯合報】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