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光儀



選舉市場很強調魄力,因為積弊沈需要魄力來改革,建設也需要魄力推動。政治人物一旦被批評為缺少魄力,彷彿失去爭戰的勇力,不值得信託。於是有人為了勝選,錯把魄力當能力,製造出各種荒謬事端。



從本報「口號、建設、幻景」系列報導所呈現的斑斑事證,可以看見政客如何利用魄力來掩蓋自己施政的無能。當選民受夠了經濟沈淪,當年輕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或起薪竟不如十五年前;為政者環顧亞洲小龍和大陸蒸蒸日上的形勢,能不心虛?



由於新竹科學園區已成金雞母,官員以為可以任意複製,便全力推動各色名目的園區。但園區畢竟不是產業升級的同義詞。當年政府開發竹科前,先在新竹設立清、交兩所大學和工研院培養人才,將科技轉為可以應用的技術。當年竹科初起時,亦非電子業獨大,是產官學抓住時機,才締造出連竹科設計者都未想到的積體電路產業規模。



今天,主事者不事市場評估及區位調查,找到土地就建園區,自以為有魄力,卻無經營能力支撐;不旋踵間,敗絮露餡,人民的血汗錢就被糟蹋了。



台灣的選舉手段已無中央、地方之分,割喉戰把總統大選打得像村里長選戰;地方選舉所使用的工程綁樁、預算分肥、假公濟私等手法,一貫而上。當選情告急時,執政者大膽花錢保衛政權;而且是先找錢,再找科目開銷。



所謂擴大地方建設特別預算,就是先拿到預算,再想怎麼花。當時隔年就要總統大選,經濟不振,失業率升高,從長計議產業面、經貿面和兩岸關係的治本之道已沒時間;乃標舉發展經濟,增加就業機會口號,從寬籌資,打散花用。地方政府要得少,中央塞給得多,花五億元打造的五所地方產業交流中心,至今四處閒置,沒有一處中心達到振興經濟、創造就業的目標。



從口號、建設到成為幻景的荒謬過程,幾乎都摻有選舉考量,排除常態作業。執政者以為有魄力花錢就能勝選,錯把魄力當能力,結果是浪擲公帑,也讓選舉淪為窳政的淵藪。為政者面對納稅人,能不慚愧嗎?



【2005/08/20 聯合報聯合筆記】



-----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Starshit 的頭像
BiStarshit

BiStarshit

BiStarsh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