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5.08.17  中時晚報

陳義雄與尹啟銘

彭蕙仙



陳義雄與尹啟銘,三一九槍擊案與桃園缺水事件,結案了嗎?在政府的心裡也許是的,那麼,在人民的心中呢?



這樣的結案方式標幟著一種態度:「我是做決定的人」,然而,在民主社會裡,喊 gameover的權力並不在政府。是非輕重,其實大家都看得很清楚。陳義雄的妻子說,人都死了,又沒有直接證據,「怎能說我尪涉案?」尹啟銘說:「不能因政治考量犧牲文官」,他們說什麼都沒有用,因為事情一定要有個了結、一定要有個可以推上刑台的張三、李四。陳義雄、尹啟銘,你們就是那個張三和李四。



三一九當然要結案,桃園缺水當然要有人負責,但「結案」不是目的,「下台」也不是解決問題的終極目標。三一九造成國內藍綠對決深化,結案,要能夠幫助彌縫台灣內部愈來愈嚴重的不信任與互相猜忌氣氛,結案,要有一個積極的作用就是喚回更多人對陳總統的信任,讓陳總統腰桿挺直坐大位;但是做到了嗎?陳總統受到傷害的名譽恢復了嗎、台灣政治對立的情勢減輕了嗎?結一次案,結一次怨,意義何在?



桃園缺水事件年年上演,如果尹啟銘受罰能讓水庫管理、治水方式、土地使用等,更上軌道,能讓政府施政更有效率,人民少吃點苦頭、明年經濟部少幾個人丟官…尹啟銘也算得上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了。問題是,謝院長這樣的懲處所帶來的效果是讓更多官員懂得要在自己的專業上努力負責、為民謀福,還是認清「做對事不如跟對人」,為己求利就必須向上耕耘的官場現實?除掉一個人,賠上的是風骨,值得嗎?



遊戲尚未結束,一個價值混亂的時代才要開始。



-----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Starshit 的頭像
BiStarshit

BiStarshit

BiStarsh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