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周文郁
許多旅客大概都忘了中正國際機場還有「國內線航廈」,如今機坪僅停放兩架直升機,或供外籍飛機過夜。航空專家批評,根本不符國際機場經濟效益。
- Aug 10 Wed 2005 02:46
【轉載】中正國內航廈 淪為停機場
- Aug 10 Wed 2005 02:45
【轉載】五里亭機場 為落山風憔悴
【記者宋耀光/屏東縣報導】
陳水扁總統喊出「我把墾丁變近了」口號,去年一月主持屏東恆春五里亭機場啟航,從此台北飛墾丁只要一個小時,然而這條航線卻未能一飛沖天。
- Aug 10 Wed 2005 02:44
【轉載】清泉崗航站 「半套西裝」難見人
本報記者楊冬青、苗君平
台中航空站去年三月從台中市水湳遷到台中縣沙鹿鎮清泉崗,雖號稱「第三國際機場」,但沒有定期國際航班起降,再加上來往台中市區不便,使原來的國內航線乘客流失。沙鹿鎮長蘇麗華感嘆,這好像上身西裝下身短褲,「只做半套、如何能見人」。
- Aug 10 Wed 2005 02:43
【轉載】安平港17億破網 再砸91億補洞?
【記者李光展、凌珮君、林偉民、林建農、蔡宗明/採訪】
耗掉十七億的閒置公共建設,該不該再砸卅億甚或九十億把它救回來?這是台南安平港的一場世紀大實驗。
- Aug 10 Wed 2005 02:41
【轉載】兩條藍色公路 只見海市蜃樓
【記者陳景寶、宋耀光、謝龍田、吳淑君、姜炫煥、胡清暉、沈旭凱、蔡政欣/採訪】
在「海洋立國」的口號下,台灣近三年開辦了北、東、南三條藍色公路,都在陳水扁總統和地方首長盛大的慶祝下風光啟航。但耗資數億元的藍色公路,除了北部藍色公路因為休閒人口較多,還能勉強維持外,南部藍色公路已在去年黯然停航,東部藍色公路慘澹苦撐,業者都抱怨賠慘了。
- Aug 10 Wed 2005 02:37
【轉載】「擺著爛」的重大公設一覽表
- Aug 10 Wed 2005 02:36
【轉載】旗山農民中心 1.4億的鬼屋
【記者邱英明、阮正霖】
投資一億四千餘萬元打造的高雄縣旗山農民休閒活動中心,閒置已九年,被形容成「鬼屋」。縣政府想過不少轉型出路,迄今都未能未解套。
- Aug 10 Wed 2005 02:35
【轉載】六年50座原民館…展空氣
【記者楊迪文、吳淑君、鄭毅】
在「本土化」及「社區總體營造」的口號下,台灣許多鄉鎮掀起興建原住民文物館的熱潮,短短六年多即興建了四、五十座各色館舍。可惜,由於事前缺乏規畫,不少原民館根本沒有典藏可供展出,有些甚至連基本的開張營運費用都不足,變成關門養蚊子的「蚊物館」。
- Aug 10 Wed 2005 02:28
【轉載】台中多功能展館 駐過都嚇跑
【記者 鄭文正】
台中市文心路和中港路口,有一棟「四分之一圓體」造型的台中多功能展覽館,落成啟用四年,四分之三時間閒置,曾停水停電,玻璃窗還被打破。主導建設和管理的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希望委外標租,提高利用率;唯迄未如願。
- Aug 10 Wed 2005 02:19
【轉載】「北縣世貿」 淪一元賣場
【記者林昭彰、雷鳴】
四年前台北縣工商展覽中心開幕時,陳水扁總統與蘇貞昌縣長一同舉槌敲碎冰雕上「不景氣」的「不」字,宣示告別不景氣,還說要藉這個國際級的展場,把北縣廠商推向世界舞台。但四年過去,這個展覽中心最常辦的竟是「一元商品」的拍賣活動,幾已淪為拍賣場。
- Aug 10 Wed 2005 02:11
【轉載】台灣「蚊」物館 美麗擺著爛
【本報記者胡宗鳳、楊德宜、林重鎣】
「養蚊子」最近成為台灣流行語,因為全台各地有太多公共建設符合這個形容詞———閒置、荒廢或低度利用。從南到北,到處看得到政府花大錢打造的建設在「養蚊子」。
- Aug 10 Wed 2005 01:56
【轉載】政府濫權強暴 媒體寒蟬效應
賀德芬:政府濫權強暴 媒體寒蟬效應【記者伍崇韜】
新聞局上周以停止發照手段,令七家有線電視頻道停播,輿論大譁。媒體觀察基金會創辦人、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系教授賀德芬說,新聞自由是凌駕治權之上的基本民權,行政權豈可介入操控!
- Aug 09 Tue 2005 07:11
【轉載】官僚鐵板 謝揆踢到了
2005.08.09 中國時報
官僚鐵板 謝揆踢到了
洪兆武/高雄市(金融業)
- Aug 09 Tue 2005 07:09
【轉載】當台灣飛越大陸領空
2005.08.09 中國時報
當台灣飛越大陸領空
閻駿
- Aug 09 Tue 2005 07:04
【轉載】讓專家治水!
2005.08.09 中國時報
讓專家治水!
吳憲雄
- Aug 09 Tue 2005 07:00
【轉載】我也有四階段論
2005.08.09 中國時報
我也有四階段論
張國立
- Aug 08 Mon 2005 12:58
【轉載】為打擊犯罪 要先留漏洞?
為打擊犯罪 要先留漏洞?
翁國勛/大學生(台北市)
- Aug 08 Mon 2005 12:41
【轉載】衛星頻道撤照過程粗糙 危及意見自由市場
衛星頻道撤照過程粗糙 危及意見自由市場
- Aug 08 Mon 2005 12:35
【轉載】小民怨:賣菜甘哪用搶ㄟ
小民怨:賣菜甘哪用搶ㄟ
- Aug 08 Mon 2005 12:34
【轉載】桃園人應該生氣!
沒錯,桃園縣民有理由生氣!如果這政府說暫時沒辦法解決桃園縣一遇風災就缺水的問題,那也罷了,自認倒楣唄。但很抱歉,不是這樣,中央政府說已經投入了十億多元,謝長廷院長還曾風光宣布:「桃園從此脫離缺水困境!」才二個多月過後,接連兩個颱風過境,桃園縣民又飽嘗缺水、輪流供水之苦。
桃園縣民之所以要生氣,是氣在這政府「到底」把錢用到哪裡去了?桃園縣長朱立倫說,水利署、自來水公司花了十億元,在石門水庫壩頂完成緊急取水工程,宣稱可以抽取表層水卅萬立方公尺,不料颱風一來就破功,「如果這兩個單位歸我管,這種計畫根本不會讓它過關。」
- Aug 08 Mon 2005 12:32
【轉載】善意是稀有物資
陳總統邀在野黨領袖一同出訪「拚外交」,如果說有點「吃豆腐」的意味;那麼,謝長廷院長宣布同意我飛機飛越大陸領空,卻畫蛇添足加一句「不許中國飛機飛越台灣領空」,便有些「砸場」的味道。
首先,台灣飛機飛越大陸領空還有待對方同意,在此之前,保持友善的談判氣氛是雙方基本禮儀。既有求於人,又要故作倨傲狀,除了被看成不識時務,也太不近人情。除非,政府根本不希望對岸做成這個人情。
- Aug 08 Mon 2005 12:31
【轉載】物價上漲,政府火上加油
國內油價猛然大幅上漲,可預期將帶動百物齊漲,民眾怨聲載道。本來,這次漲價事件的背景是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不盡然操之在我;但政府面對物價波動的重大民生問題,總不能表現出完全不知民間疾苦的態度。物價上漲的風潮,正是一次檢驗政府責任的機會。
物價蠢蠢欲動,消費者早就感受到警訊。最近以來,中油等國營企業猛打廣告,強調台灣的油價較鄰近國家便宜許多,像是在為油價上漲進行預告。但從行政院長謝長廷以降的政府官員屢屢拍胸保證,除非在特定條件下才會漲價,謝揆甚至還為水、電費暫時不漲作出承諾;結果,油價一次調漲百分之七以上,經濟部長卻以「今天漲、明天漲有何差別」回應民間抱怨。輿論質疑政府官員坐公務車不知油價貴,真是一針見血。
- Aug 08 Mon 2005 12:29
【轉載】政府預算不能是不清不楚的濫帳
行政院長謝長廷任內第一個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日前出爐,特意強調了九十五年度中央政府支出將微減,配合歲入自然成長,新年度財政赤字將縮小,是七年來首度控制在二千億元以內,逐步改善國家財政。乍聞之下,國家財政似乎脫困有望,實情卻絕非如此,因為政府財政的預算黑洞實在太多了!
以謝揆提出的九十五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為例,歲出總額暫列一兆五千九百六十二億元,比今年略減百分之零點八。表面上看,政府支出似乎開始節制了,但若加上五年五千億新十大建設等特別預算的繼續性預算,實際支出可能仍是成長的;若四千八百億軍購、八年八百億水患治理特別預算雙雙過關,則整個政府花費更將巨幅膨脹,可說非但沒有節制,反而是更為揮霍。在收入面,政府估算將自然成長百分之五,為一兆四千零五億元,但以今年經濟保四不易及財產收入比重急升而言,政府收入恐怕也是虛增居多。如此觀之,明年政府赤字依然是縮減無望,國家債務只會多不會少。
- Aug 08 Mon 2005 12:27
【轉載】教育不品管 將引爆危機
教育不品管 將引爆危機
李家同/暨南國際大學教授
- Aug 08 Mon 2005 12:26
【轉載】兩岸政策的階級性格
兩岸政策的階級性格
羅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