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報記者楊湘鈞】



本報推出「口號、建設、幻景」系列報導,揭露了公共建設閒置浪費的弊病。曾任立法委員、監察委員的葉耀鵬把脈指出,病源出在「政治對立掩蓋了施政弊病」,治本之計是選民必須自醒自覺,不隨政客的統獨魔法起舞,重建社會清廉政治文化的核心價值。以下是葉耀鵬的專訪,以第一人稱記述:



留名文化產生質變



台灣政壇「留名文化」根生柢固,政治人物視硬體建設為政績的心態從未改變。但與以往不太一樣的是,現在凡事講「創意」,傳統的造橋鋪路已無法吸引輿論聚焦,「留名文化」也因此產生了質變,政治人物在留名的同時,也想展現其「創意」,於是各式文物館、展覽館、新興交通建設、觀光文化產業,乃至強調生態工法等,都成了政治人物建立聲名口碑的新標的。



這些建設並非不好,問題出在若沒有審慎評估與規畫,只看到眼前選票的需要,就可能忽略了長遠的影響。炒短線、急功近利的各式建設,就是在地方樁腳有需要、政客開支票、又急著兌現支票以利綁樁的惡性政治生態鍊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不能草率移植經驗



地方政治人物亂開支票也就算了,更嚴重的是掌控預算的中央要員施政無方,或未善盡把關之責。要知道,政府不是想建設就建設,更須考量整體、全盤的國土規畫。何況,台灣除了各地地形、地貌、地質差別甚大,更有著豐富多元的人文差異,不同地方要有不同的規畫思維,不能動不動就移植「某某經驗」。否則類似的建設一再出現,不僅盡失地方特色,更可能不符各地特殊的地理、環境、人文需求,自然易使建設閒置,或遇豪雨颱風即醜態畢露。



許多建設,表面看來是「民意要求」,但實際上可能只是地方樁腳的要求,因為館舍等建設最容易綁標,變成利益輸送的管道。而且,只要挾著民意,就很容易逃避監督。「選票考量」的學問很深,政客藉這些建設,要綁的選票絕不僅止於建設座落地點的選民。一項大建設,不知將「造福」多少樁腳,經由這些樁腳的財力貢獻,更可擴大政治影響力。以往我們常批評國民黨執政時期的買票文化,但不要忘了,買票還是靠政客自己的錢;更可惡的是利用公共工程「嘉惠」特定人士,再讓這些特定人士找樁腳去衝選票,用的全是納稅人的錢。



這些盤根錯節的行政弊病無法改善,必須歸因於政治對立。政客只要高舉統獨爭議大纛,選民很容易就被牽著走,無心或忘了去檢驗其施政品質。



司法正義無從彰顯



要如何革除公共建設弊病?若從既有政府結構著手,成效恐十分有限。司法長期以來不為人民信任,許多公共工程弊案、官商勾結案的偵審過程更讓人民傷心,常常是輿論、老百姓都知道某工程有問題,但相關人等就是無法被起訴;就算起訴了,判決有罪的又有多少?就算判決有罪定讞,往往已歷時數年,當事人跑的跑、財產移轉的移轉,司法正義根本無從彰顯,遑論發揮警示作用。



依賴監察委員糾彈恐怕也是無濟於事,因為政治力介入太深了。



從國外的經驗,或許能找到一些改善方法。例如仿照香港成立廉政公署,並配合修訂相關法律,讓收入與財產不成比例者須主動交代來源,應可達相當的嚇阻效果。此外,從日本、新加坡的經驗可知,中立的文官制度或可讓施政無方的負面影響減到最低,可惜的是,政黨輪替後,文官中立每下愈況,終而導致專業不受尊重,桃園缺水風波就是最好的例證。



根本匡正之道,仍有賴選民自覺自醒,只有大多數民眾拋棄統獨爭議,願意認真檢視政治人物的施政品質,沈淪的社會才有救,是非公理才會再現。



所謂「數字會說話」,民眾必須從經濟環境是否改善、稅負是否減輕、人民是否更能安居樂業、所得是否提升、災害是否減少等來檢視,如此即可讓政治人物回歸施政品質,審慎編列相關預算,用於所當用。社會大眾更應從奢華的建設幻景中清醒,重塑清廉政治文化,讓清官能受到尊崇,讓崇尚奢華、好大喜功、慣於綁樁的政治人物知所警惕。



【2005/08/15 聯合報】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Starshit 的頭像
    BiStarshit

    BiStarshit

    BiStarsh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