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5.08.15 中國時報
該上工了
中時小社論
桃園終於又有水可用了,水一來,民眾火氣就消了大半。高官要員們,則是經由這次風暴,各盡所能戲劇化地演出了他們的角色。
罵人的,讓人民看見他是多麼苦民所苦,也讓文武百官清楚站在權力制高點上的是誰。被罵的,再大的難堪都可以淡忘,而且能夠在自定的期限恢復供水,不也證明了長官果有識人之明選對了人,自己確有解決問題能力,率領的團隊戰力堅強。
道歉、檢討、究責三部曲,當然還是需要的,但就算有什麼問題,也是低階官員辦事不力,撤換掉幾個,剛好可以為先前挨罵出口鳥氣,同時也重整自己的領導權威。歷來舉凡各種風暴、危機,最後往往都循這種皆大歡喜的模式收場。桃園停水事件是否會有所不同,目前也還未便定論。
可是從上到下的官員們臉上流露出的笑容,卻顯然比曾飽受無水可用之苦的民眾還來得開懷,卻不得不讓人擔心,他們究竟是為了桃園人有水可用而高興?還是為自己保住了烏紗帽而鬆了口氣?
上百萬受到無水之災的災民們也許怒氣已消褪不少,用力護住頂上烏紗帽,也是人情之常。可是,缺水風暴如今頂多只是度過眼前危機,官員們還別忙著慶功。你們的烏紗帽固然搶救成功,真正解決水患問題的工作卻還未開動呢。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