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5.08.11  中國時報

中華電信標榜全民釋股的幾個盲點

中時社論



中華電信日前以高達一二.七三%的折價率,以全民為對象,釋出二十九萬張公股。這次全民釋股,深受各方矚目,事前,行政院長謝長廷甚至公開鼓勵民眾購股,表示如果每人買三張,可立刻獲得每股四元七角,共一萬四千一百元現金股利。謝揆並表示,為避免外界質疑民營化可能走向財團化,因此開放全民釋股,讓全民有利可圖。



然而,如果拉長觀察背景,放大檢視焦點,卻可以發現,「全民釋股,全民有利可圖」的背後,無論政策面或技術面,都存有頗為令人疑慮的盲點。這些盲點,模糊了中華電信「民有、民治、民享」的崇高訴求,也為未來中華電信的民營化,平添不少爭議。



就政策面盲點而言,誠如謝長廷所言,公營事業民營化是大趨勢,為避免外界質疑民營化就是財團化,因此才會有這次全民大釋股行動。然而,這次全民釋股,數量僅僅占中華電信股權約三%。在此同時,中華電信卻在美國,以發行「美國存託憑證」,也就是ADR方式,出售一三%股權。亦即,打出「還富於民」、「全民釋股」旗號,釋出僅僅三%股權之際,另外卻有超過三倍,高達一三%的股權,卻是「不還富於民」,「非全民釋股」。行政院長與中華電信,只強調這三%釋股的正當性、公義性、全民共有性,卻略過國外釋股的一三%而不談。



拉長觀察期間,回溯民國九十一年底的中華電信釋股作業,可以發現,更是背離「還富於民」、「全民釋股」這兩大口號。九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中華電信釋出官股十三億股,占股權比率高達一三.五%,悉數由兩大財團旗下的八家企業取得。出自同一個企業家族的兩個集團,就此掌控了中華電信一三.五%股權。這次,中華電信藉三%「全民釋股」掩護,在美國發行存託憑證,再度出售一三%股權,國內財團是否會在美國下手,繼續吸納中華電信股票,值得各方關切。可以確定的是,在美國出售的這一三%股權,國內「全民」無福購買,而國內財團,則可能取得。



就技術盲點而言,包括行政院長與中華電信董事長,都一再強調,這次全民釋股,不但是打折出售,而且可以馬上獲得每股高達四元七角的現金股利,既動之以高獲利,也訴之以「全民共有」。然而,兩人都無意或故意隱藏了事實,顯然誤導一般民眾。



因為一旦發放股利,股價也會同幅度下挫,因此,要真正獲得股利,必須股價重新上揚,完成「填權」。儘管多數投資專家都預期,中華電信長期營運看好,但是誰也不敢保證,這次除權之後,能在短期內,完成填權。更何況,發放高達四元七角的現金股利,大幅減少保留盈餘,也削弱了公司未來擴充發展的潛力。這些,從謝長廷到賀陳旦,都沒有對全民說清楚。



上次中華電信釋股一三.五%給兩家財團,引發監察院糾正,舊風波至今蕩漾未了,如今又另生新波瀾。就在這次全民釋股之前,立法院在五月間通過附帶決議,要求中華電信停止釋股;就在這次全民釋股之際,中華電信工會發動罷工,工會代表與大學會計學教授,聯袂赴美,杯葛ADR發行;而包括國民黨、親民黨、台聯黨在內,在野各黨立院黨團都表達反對釋股意見。



國營事業應民營化,民營化後應避免財團操控,應由分散股權由全民持股,以達「還富於民」崇高目標,在在都是國營事業發展指標,也在在都是這次中華電信全民釋股的理念。只可惜,截至目前為止,中華電信只有三%的股權,符合這項目標。兩年多以前,已經有一三.五%的股權,進了財團口袋;兩年多以後,還有一三%股權,可能繼續進入財團口袋。



其實,真要落實全民釋股精神,何妨將原先打算在美國釋出的一三%官股移回國內,繼續以全民為對象,才是真正「全民共有,還富於民」。如此也才能為台灣國營事業民營化,寫下另一個紀錄。



-----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Starshit 的頭像
BiStarshit

BiStarshit

BiStarsh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