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陳中/明道管理學院精緻農業系主任(彰縣埤頭)



台灣水果北京持續熱銷,但已有北京民眾抱怨「不是已經零關稅,怎麼還是這麼貴?」對此,台灣果業不能掉以輕心。



台灣水果應該登陸,有生產就應該找市場,天經地義。所以水果登陸應平常心看待。特別是當許多台灣農產品出口頻頻遭到外國打回票的同時,我們就更應該警惕,如果我們不真正改善自己產業體質,謹守產業倫理;不能重承諾,穩定供貨不詐底的把品質最佳的水果貢獻給消費者,來建立品牌。人家再多的優惠,我們也做不出自己的未來。



水果登陸有人視作危機,其實也是轉機;可視為機會,其實更是挑戰:只有童叟無欺而物美價廉,才是台灣水果登陸走向世界最大保障。政府說要全力推動台灣農產品全球外銷來沖淡登陸的影響,就更應該謹慎重視。千萬不要以為,在北京打壞的形象,不會影響到我們在東京的市場。



因此台灣水果如果能藉著登陸這一回合表現,好好檢視自己產業體質,做好生產行銷,打開的格局,將不會只是「增加對大陸的依賴」而已;但處理不好,我們先給大陸看笑話,台灣更走不出去。



迎接新一回合挑戰,政府與其讓農委會擔任「辦理涉外公權力談判」的角色,不如責其回頭指揮所屬各級單位,就登陸的十八種水果,建立一套有效的產銷機制:從生產基地選定、農民組訓到產品產出、分級、包裝、貯藏、出貨、計價,都有一套完整的標準化履歷操作流程以及產期、產量預報系統來輔導農民。



果品由農民生產採收,但集貨、共選、分級、包裝,就應責成地方各級農會或合作社,組織一定的經營團隊在設備完善的聯合包裝場中,依一定的標準程序來執行。政府在這裡核發產地證明、出口標章,甚至協助核發檢疫證明;合理的價格在這裡形成,貿易商或兩岸承銷商放心來這裡點貨提貨,省掉到處集貨的麻煩。



這樣分工合作,各司其職的體制一定可以確保台灣水果品質,並降低海內外行銷成本,可以讓世界各地,包括大陸同胞,享受價格合理的台灣水果,台灣水果行銷國內外也才能展現真正的競爭力。這是需要農民與政府通力合作的大工程,過去或許缺乏動機來推動,如今有了機會,又有疑慮,正好努力來做出口碑,口碑保障品牌,品牌開拓通路,通路一定增加收益。



最後要強調,台灣水果登陸成功不成功,最重要的關鍵不在政黨,不在政府,不在貿易商,還是在農民要自覺。農民的利益只有農民自己去爭取!農民如果不長進,不能學新學變,只貪圖政府補助救濟,守在農地安於無米樂,那永遠只有被擺佈,台灣農業也永遠不會有前途。



【2005/08/13 聯合報】



-----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Starshit 的頭像
BiStarshit

BiStarshit

BiStarsh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