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5.08.12  中國時報

新聞局國際說帖越辯越糟

劉屏



行政院新聞局對七家衛星電視不予換照一事,引起國際組織相繼抨擊。新聞局有番辯解,透過駐外單位發佈說帖,可惜類比錯誤,引用失當,又沒有呈現完整事實。尤其明明是國際宣傳,可是卻只有中文說帖,彷彿是內銷專用。



新聞局在說帖中首先引述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由於裸胸事件被美國聯邦通訊傳播委員會(FCC)罰款五十五萬美元。這個援引沒有說服力,因為CBS是無線頻道,人人都看得到,所以美國才嚴格管理(但也僅止於罰款)。至於有線或衛星頻道,由於必須訂購才看得到,所以內容如何,美國政府是不管的。



新聞局又引述「英國傳播管理局」的作法。這項引述問題更多。第一,「英國傳播管理局(Office of Communications,簡稱OFCOM)」不是政府機關,而是類似法人組織,為的是「著重於市場及競爭,而不再著重內容及標準」。



正因為著重於「市場」,因此英國購物頻道「Auction World」遭到OFCOM吊照,不是因為內容,而是因為價格、廣告、消費者申訴處理等商業行為連續出現問題,所以在罰款等一連串懲處後,才遭到吊銷執照。這是連專門報導八卦消息的英國小型報(新聞自由的極端例證)都稱許此一處分。



第二個錯誤,新聞局說,去年一年,「英國傳播管理局即撤銷了共廿四張執照」。廿四這個數字的來源不知為何,OFCOM在電話訪問中說,在其紀錄中,沒有這個數字。進一步在OFCOM官方網站上查詢,當可發現正確的內容是「OFCOM在二○○四年共發出一六二張電視事業執照,同時撤銷了廿一張執照」(見OFCOM二○○五年元月報表)。相差不大,卻可能說明是否實事求是。同時也可以發現,OFCOM「新發一六二,撤銷廿一」,真正的原因是「競爭仍然激烈」。正因為如此,OFCOM另一項報告說,不再發照,有兩種情形,第一種是「執照繳回(hand back)」,原因是「持用人不再需要」;另一種是撤銷「(revoke)」,原因「通常是因為未繳年費」。為什麼不再需要?為什麼未繳費?因為生意做不下去了。至於是因為播清涼秀而做不下去,或是因為政治立場不為當局所喜而做不下去,都由市場決定。在民主國家,這些干政府何事?



另一個國際觀察組織「Worldaudit」發布的去年全球新聞自由報告,有關吊照一事,談到多哥、摩多瓦等「不自由國家」(此一組織的分類)的事例;至於英國,報告中完全沒有述及。此一組織明年的報告,如何評價台灣,值得注意。



-----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Starshit 的頭像
BiStarshit

BiStarshit

BiStarsh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